大师课程内容
本次大师讲堂分三个方向,分别是录音、混音、及制作人宏观掌控的经验分享,且每个方向大致分三个课程模块讲解:以经典案例为概念主体,引入技术的体现以及核心细化,结合实操互动指导学员提升作品品质。上图是三个课程的授课方式,核心结构以及各主题之间的结合方式与关系。
Raymond Chu老师 - 混音课程
Day 1 (90 minutes)
Spectrum Identification and Equalization整体音乐频谱的快速辨认和EQ处理;
Vocals人声频谱处理、Instruments乐器音色处理、Overall EQ整体频谱处理
(120minutes)
Recording session demonstration with Mr. Zeng in the recording hall
跟曾老师的录音室课程连接,同步进行现场录音展示
Day 2 (90 minutes)
Physics and Psychoacoustics物理声音能量跟听觉能量分别;
Dynamic Tools : Compressors/Limiters动态工具:压缩器和限压器;
Correctly setting up Theshold, Attack & Release合适的阈值设置、攻击和释放;
Vocal and Drums Compression各种人声和鼓的压缩技术;
Sidechain Compressor, Parallel Compression侧链压缩、并行压缩技术
The hearing perception听觉感知;
Early Reflections and Reverb Time早期反射和混响时间;
Choosing Different Types of Reverb选择不同类型的混响;
Common Mistakes in Applying Reverb应用混响常见的错误;
Conquering Masking Effects征服掩蔽效应;
Combining Delay and Reverb结合延时效果与混响;
Day 3 (90minutes)
Mixing procedures in digital workstation在数字工作站的混音程序;
Routing, splitting and summing路由,送返和总线;
Automation in the digital age数字时代的自动化;
Plug-in variations + secret weapons插件变化+秘密武器;
Day 4 (120minutes)
Students’ Works Analysed and Advised学员作品分析和指导;
Conclusions, Questions and Answers总结,提问和回答
Stanley Leung老师 – 流行音乐制作课程
Day 1 (90 minutes)
Different Types of Speakers and Monitors分辨不同品种的扬声器和监听音箱;
Correct setup for Studio Monitors专业录音棚监听系统的正确摆位和设定;
Power Filtering and System Isolation电源滤波处理和系统电源的隔离;
Roles and Paradigm of the A&R Manager艺人和产品部经理的角色和角度;
Artistic Values and Market Trends艺术价值和主流文化之互相冲击;
Common Market Listening habits市场大众的聆听习惯;
(120minutes)
Recording session demonstration with Mr. Zeng in the recording hall
跟曾老师的录音室课程连接,同步进行现场录音展示
Day 2 (120minutes)
Music Examples Analysed经典音乐案例分析
Common Problems from Song Demos and Fixes小样作品常犯毛病和解决方案;
Lyrics, Musical Arrangement and Production词曲方向跟编曲制作的关系;
Common Novice Errors in Music Production制作中常犯错误;
Day 3(120minutes)
Correct Audio System Routing正确的系统接线;
Sampling Theory and Frequencies采样理论和采样频率;
Digital Signal Routing正确的数字接线;
Digital System Latency数字系统延时;
Digital Clock and Digital Signal Paths数字时钟和数字路由;
Choosing Digital Interface and Outboards数字接口和周边设备正确选择;
Students’ Works Analysed and Advised学员作品分析和指导;
Day 4(120minutes)
Students’ Works Analysed and Advised学员作品分析和指导;
Conclusions, Questions and Answers总结,提问和回答
曾颂勤老师 – 国际尖端录音课程
Day 1 (90 minutes)
Compare Recordings (Piano, Guitar and Vocals) 人声、吉他和钢琴作品分析;
High-Fidelity Recording Techniques Explained高端录音技术解读;
PCM and DSD Recording Formats Explained数字录音标准解读
Analogue Levels and Connection Standards模拟讯号电平和接线标准;
Analogue Headroom and Corresponding Levels模拟动态空间和电平标准关系;
Definitions of dBu, dBv, dBA, dBFs, dB SPL各种分贝标准的解读;
(120minutes)
Recording session demonstration with Mr. Zeng in the recording hall
三位老师于录音室,同步进行现场录音展示
Day 2 (120minutes)
Acoustical Space and Effects on Recording声学空间对录音效果的影响;
Quick ways of Noticing Acoustic Problems迅速发现空间的声学问题;
Quick ways of Calculating Room Nodes and Solutions房间驻波计算和解决方法;
Spaced Pair, X-Y Pair and M/S Matrix explained立体声话筒技巧解读;
Different Drum Miking Methods Analyzed不同的鼓乐录音分析;
Different Microphone Types分辨不同类别话筒的性能;
Artificially create 3D space in post – production后期制作三维立体声空间;
Day 3(120minutes)
Common Novice Errors in Music Production Planning制作前期准备常犯错误;
Choosing Analogue Preamps and Outboards话放和周边设备正确选择;
Common Problems with Recording Techniques录音常犯毛病;
Musical Arrangement and Mixing编曲和混音制作;
Day 4
(120minutes)
Students’ Works Analysed and Advised学员作品分析和指导;
(120minutes)
Career Developement Direction and Advice音乐制作人事业发展方向重点指导;
Conclusions, Questions and Answers总结,提问和回答
大师团队介绍
Raymond Chu
Raymond Chu老师是当今华语乐坛最顶级,工作量最多,作品影响力最大的混音师。在完成超过2000张华语专辑期间,合作过的大牌艺人包括 陈奕迅,张国荣,谢霆锋,张学友,刘德华,黎明,郭富城,罗大佑,陈淑桦,林忆莲,叶倩文,梅艳芳,陈惠琳,容祖儿,Twins,古巨基,等等不计其数。
从事录音行业超过25年,Raymond老师至今还把握着最领先的混音技术。无论是Protools数码混音,还是设备操作和对音乐的审美,都有着过人的理解。
Raymond Chu 畢業於美國 University of Oregon,主修電子傳播及電影,其後於美國三藩市 College for Recording Arts 取得音樂唱片工業文憑,從一九八四年至今活躍於香港流行音樂製作行業,擁有超過二十年的專業音樂製作經驗,曾於多間錄音室及製作公司出任首席工程師、錄音 室主管及製作部經理,參與不同部分的音樂後期工作,包括唱片錄音、混音及母帶處理等。
除錄音和混音外,Raymond 亦有參與不同類型的音樂工作,如唱片監製、廣告音樂、現場音響、電影配樂剪接及電影原聲大碟等。
受家庭传承影响而入行的录音师
曾父是位优秀的英语教育家,1970年代经常在香港的广播电台任教英语节目。曾颂勤从小开始就跟父亲进入香港广播电台,使用开盘录音机为父亲录音, 培养出过硬的录音技术基础。从13岁开始留学英国10年,于英国University of Kent at Canterbury电脑科学毕业后,留在英国School of Audio Engineering (SAE)深造录音专业。
曾颂勤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美国使用Synclavier Direct-to-Disk硬盘数码录音技术制作多声道电影电视音乐的中国人。1990年在美国Full Sail Center for the Recording Artis, Florida接受New England Digital公司Synclavier数码100kHz录音培训,也是中国最领先使用Protools电脑音频系统作为修辑工具的录音制作人。
唯一被国外华纳音乐版权(北欧)公司专函邀请出席1997年世界作曲家联会(“Warner/Chappell Worldwide Songwriters Symposium”) 的华人作曲家。 在会上创作的歌曲作品“Lullaby”于1998年在欧洲地区广泛发行,当时被誉为“首位在国外专业创作环境中完成原创录音作品的中国人”。
曾经为电影“天若有情2”,“少林足球”等制作主题曲,更是巨星叶倩文喜欢和重视的一位作曲家。和曾博士录过音的著名艺人还包括 : 王菲,孙楠,赵薇,郑秀文,郭富城,吴倩连,杨采妮等,田蕊妮,萧亚轩等等。无论是作为一个音乐人,作曲家或制作人,曾博士在业界都拥有丰富的经验,和很高的口碑。
拥有美国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作曲文凭。1995年移居加拿大后,在Toronto Institute of Music师从Roger Bergs,深造西方古典音乐作曲,同年为香港著名电影“天若有情3”制作主题曲。曾博士在2013年作客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大师课,并受聘为北音客席副教授2年。
曾颂勤是2008年第十届世界杰出华人,并获美国York University工商管理荣誉博士。 同年获得这个荣誉的包括 全国政协代表 胡鸿烈太平绅士, 全国人大代表 梁刘柔芬议员,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朱经武教授 等等, 都是商界和政界中首屈一指的领袖。在当今所有华语流行音乐界和华人录音专业人员之中,唯有曾颂勤拥有这种成就的荣誉
曾博士在1999年和2002年为华语音乐圈带来两位出色的新人: 萧亚轩和方皓玟。到了今天两人均有至少10年的事业。萧亚轩的第一张专辑在首年发行量高达80万张,至今继续用她独特的声线,影响一整代的年轻人。方皓玟从第一张国语专辑开始就自己作词,到今天依然是香港最优秀的原创歌手之一。
国际著名钢琴巨星郎朗以个人命名的私人会所“朗汇”在2012年4月7日开幕。郎朗早于2011年12月开始,聘用曾博士为音响专家顾问,负责舞台声学设计和会所音响设备调试。
Stanley Leung(史丹利)
史丹利現為全職唱片監製,及從事作曲及編曲工作,曾參與多達二百多首之中文 流行歌曲制作。史丹利由一九九一年開始投身音樂創作工作,曾於新藝寶唱片公司任職制作人,其間替王靖雯(王菲)及 Beyond 制作過多張專輯。其後,轉到香港華納唱片有限公司,為鄭秀文、郭富城、葉蒨文及呂方等等之唱片擔任制作總監。 於一九九九年,在英皇娛樂集團擔任藝人及產品發展事務經理一職,參與容祖兒、 謝霆鋒及陳冠希之產品發展業務。在他音樂制作生涯中,亦在不少廣告及電視音樂制作參與其中。
史丹利現時仍活躍於流行樂壇,除了一貫地堅守作曲、編曲以及監製崗位外,近年,他更成立了音樂版權公司,致力提拔新進作曲人及作詞人。U87史丹利亦參與其中,在各大音樂流行雜誌中亦好評如潮。令他對音樂的堅持及肯定得到認同。多年之經驗以及他對音樂的潮流觸角與 敏銳,令他於零五年得到國內女十二樂坊之經理人王曉京先生力邀,為其下新人張瑤小姐之音樂制作專輯以拓展國內市場。
代表作: 鄭秀文 《我們的主題曲》、《值得》、《捨不得你》、《放不低》容祖兒、《不容錯失》、《隆重登場》
監制唱片:
|
|
廣告音樂:
電視音樂:
|
|